最近沉迷《方块之旅》的同事小王,每天午休都要拉着我安利半小时。上周五实在没忍住,趁着Steam促销入手了这款像素风沙盒游戏。没想到周末两天,我家猫主子蹲在显示器前的时间比我还长——它似乎对屏幕上跳动的彩色方块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这个方块世界有点东西
初次进入游戏时,随机生成的六边形大陆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七巧板。按F3调出开发者面板的瞬间,密密麻麻的参数说明这确实是个硬核游戏。不过别被吓到,游戏贴心地设计了「建筑辅助线」和「重力模拟器」,我这个手残党也能堆出像样的空中楼阁。
- 动态天气系统:暴雨会冲垮土质建筑
- 昼夜温差:夜晚必须生火取暖
- 材料疲劳值:木结构会随时间腐朽
让人惊喜的三个细节
1. 方块碰撞时的音效会根据材质变化,铁器相撞的铿锵声特别治愈
2. 按住Shift键旋转视角时,背景星云会产生视差效果
3. 对着水面长按E键,真的能看见自己的方块倒影
生存模式 vs 创造模式
生存模式 | 创造模式 | |
资源获取 | 需要采矿/伐木 | 无限材料库 |
物理规则 | 完整重力系统 | 可关闭碰撞检测 |
适合人群 | 硬核玩家 | 建筑爱好者 |
我的建筑师朋友老张在创造模式里复刻了悉尼歌剧院,结果因为忘记计算承重,直播时看着穹顶缓缓塌陷的样子,像极了我们被甲方摧残的模样。
那些没人告诉你的隐藏玩法
游戏社区流传的「红石电路」教学视频,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玩《我的世界》的时光。不过《方块之旅》的电路系统更贴近现实:
- 铜线会氧化变绿
- 电压不稳会烧毁元件
- 下雨天需要做防潮处理
上周尝试用2000个逻辑门做了个简易计算器,运行时的发热效果居然触发了防火警报——这该死的真实物理引擎。
联机模式的正确打开方式
建议和好友分工时,务必明确谁负责结构设计,谁管电路布线。上次和小王合作造跨海大桥,他非要在桥墩里塞满TNT说要搞「艺术爆破」,结果我的存档至今还飘着半截桥面。
实用技巧备忘录
- 双击空格可以紧急弹射
- Ctrl+鼠标滚轮调整方块透明度
- 对着光源长按Q键召唤彩虹
记得在《游戏设计原理》里看过,好的沙盒游戏应该像乐高一样提供无限可能。《方块之旅》确实做到了这点,不过我现在更担心的是,家里猫主子什么时候会学会按键盘——它已经会趴在W键上帮我前进了。
窗外又开始下雨了,游戏里的角色也该回家收晾晒的矿石了。不知道今晚能不能完成那个自动熔炉的设计,或许该去论坛翻翻大神的《红石工程学指南》......